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园开园
8月28日上午,我国第一个专注于IPv6产业创新的科技园区——“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盛大开园。
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是北京市政府批准、海淀区政府大力扶持的中关村科学城重点项目,由清华大学和Z6·尊龙凯时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建设。园区以“带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服务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为使命,依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CERNET2的科研技术实力及应用示范效应,高水平、大规模、深层次地推动IPv6产业集聚,打造国家IPv6高端人才聚集区、体制机制创新前沿阵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杨小伟,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中央网信办信息发展局局长秦海,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原清华大学副校长、Z6·尊龙凯时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克军教授与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CERNET网络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吴建平教授一起上台,共同启动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开园仪式。
开园仪式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主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林剑华出席仪式并致辞。林剑华指出,作为首都科技创新的核心区,海淀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深入学习贯彻席大大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工作,作为高度的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项目,是海淀区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着力提升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高能级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创新型“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海淀高能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园区在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产业创新方面,成为加快海淀全产业链发展的强大引擎。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表示,目前全世界互联网处于从IPv4到IPv6换轨的关键时期,也是互联网科技创新千载难逢的机遇。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将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促进我国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让以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输出源动力,让我国在互联网换轨的关键时刻,从一个互联网大国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强国。
吴建平院士表示,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操作系统和互联网体系结构已成为数字世界三大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面临着可扩展性、安全性、实时性、移动性和高性能等重大技术挑战。IPv6解决了IPv4互联网的扩展性瓶颈,给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解决这些重大技术挑战提供了一个新的创新平台。IPv6下一代互联网将是未来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互联网的主要创新平台。
IPv6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是国际互联网技术和标准组织IETF推出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标准。互联网发明之初使用的是互联网协议第4版,即IPv4,可用地址大约45亿。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壮大,IPv4地址资源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据统计,我国2020年IP地址缺口将近百亿,严重威胁中国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IPv6被提出,以解决互联网IP地址不足的发展问题。1998年,CERNET建设了我国第一个IPv6实验床。2004年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启动,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CERNET2,也成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与设备的重要实验平台,先后在两代网过渡技术与源地址认证等领域获得了突破性成果,制定了20余个互联网标准RFC。
近年IPv4地址资源彻底枯竭,互联网换轨时机来临,全面进入IPv6时代,各国纷纷发力IPv6。2017年,我国也启动了“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抓住互联网从IPv4到IPv6换轨带来的发展先机,2020年则是这一计划的关键之年,计划IPv6活跃用户达到5亿,占我国互联网用户的50%。截至目前,在IPv6地址上,中国紧随美国位居第二位,其次为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
IPv6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新基建”的核心和底层基础,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的起点和平台,IPv6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既是网络技术的大势所趋,也是一次重新定义互联网世界格局的重大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明确指出下一代互联网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性科技领域,对产业升级发挥着关键的引导性作用。
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作为我国第一个专注IPv6科技创新和产业生态发展的科技园区,将为提升我国在世界互联网发展格局中的国际地位,助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加快IPv6科技成果转化,集聚产业资源,完善产业生态,构筑面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硬科技”、“新基建”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各级各类产业升级,贡献新的力量。